蘭州:解決群眾關切“微小事” 寫好基層治理“大文章”

日期:2024/08/06 17:08  來源:蘭州日報

字號:[][][]

  舉辦黨建聯席會、組建志愿服務隊、引導居民集體協商……著眼于補齊發展短板、優化治理結構、聚焦群眾關切和加強服務創新,蘭州市各社區想辦法、出真招,不斷探索和實踐出一批可推廣、可復制、可操作的社區治理先進經驗,推動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吹響社區治理“集結號”

  在城關區酒泉路街道暢家巷社區,一場以解決轄區內樓宇物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困難的黨建聯席會于前不久召開。會上,暢家巷社區與6座商務樓宇物業負責人互通資源清單,建立樓宇物業微信群,動員物業配合社區圍繞樓宇企業信息、黨組織、工會及企業經營狀況等方面內容進行統計更新。“目前,轄區6座商務樓宇共有企業1116家、黨組織2家、工會1家,征集到樓宇企業需求30條。”暢家巷社區黨委副書記梁帆表示,這場會議為社區梳理樓宇企業需求、資源,為企業提供精細化資源對接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聯動融合共建為企業紓難解困,只是暢家巷社區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探索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暢家巷社區地處城關區核心區域,常住人口多、老舊院落多,鄰里矛盾較為復雜,為了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該社區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持續在服務群眾、維護穩定、促進和諧上下功夫,形成黨建“同心圓”、治理“一盤棋”。

  以黨建為圓心,暢家巷社區充分運用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將社區基層治理與黨群服務中心陣地緊密結合,鏈接轄區各方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打造“1+3+N”模式,不斷延伸社區服務觸角、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同時,我們也實行‘社區+網格+單位’三級聯動機制,充分融入黨員干部資源,以‘干部+網格長’結對子方式,走家串戶、了解民情、完善信息、收集矛盾、化解糾紛。”梁帆介紹道,現在,暢家巷社區已經與34家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為不少居民化解了難題,“社區黨委在身邊”的理念深入人心。

  “能夠感受到社區的服務和治理,已經延伸到了各小區、各樓棟甚至各單元,解決問題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作為居民,我們非常滿意。”紅古區華龍街道龍源社區的居民張阿姨表示。好評的背后,是龍源社區時刻將居民“急難愁盼”放在心頭,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推動陣地前移,把支部建在網格上,為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所付出的努力。

  據了解,龍源社區建立街道包抓領導、社區書記、網格員、樓棟長的“四級”網格治理體系,實施“一網多員+多員聯治”工作模式,將專職網格員、社區專干、片區民警、物業管理人員、新就業人員、“兩代表一委員”、居民黨員納入網格中。同時,通過組建共駐共建單位聯合黨組織構建“大黨委”,將105名區機關“雙報到”黨員和社區223名黨員編入樓棟單元,每名黨員對應聯系10至15戶居民,促進資源在網格疊加、力量在網格沉淀、工作在網格聯動。“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黨建力量,凝聚網格治理合力,全面、及時了解民生需求,更好地為居民服務。”龍源社區黨委書記張小英表示。

  居民群眾當好社區治理“主人翁”

  “大家的事,大家辦!”志愿維修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紅領巾志愿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在城關區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有這樣一群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好鄰居”,他們心腸熱、腿腳勤,主動加入社區組建的“甘甘”系列志愿服務團隊,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基層治理。

  因地處中心老城區,甘家巷社區人流、物流相對集中,是典型的“四多”社區,即老舊樓院多、經營門店多、鄰里糾紛多、物業矛盾多。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甘家巷社區探索出與群眾、社工機構共同協作的應對方法,以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為聯結手段,大膽嘗試“項目化”運作,成立“甘甘”系列志愿服務團隊,積極引導鄰里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目前,‘甘甘’系列志愿服務團隊共有隊員50余人。”甘家巷社區黨委書記唐致勇介紹道,在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大家走街串巷,不僅能及時幫助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困境兒童、孕產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也能夠解決老舊小區上下水、衛生管理等日?,嵤?,使群眾真正從“觀眾”變成“主角”,參與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中。

  你一言、我一語,有事兒大家坐下來共同商議,是城關區張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區常常能看到的場景。在這里,有一個名為“小巖議事廳”的百姓決策共商平臺,依托這個平臺,山字石社區引導居民主動說事、集體議事、相互評事,把話語權交給居民,讓群眾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

  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山字石社區在化解居民“急難愁盼”各類問題中不斷進行協商共議,讓居民集體決策,解決大家遇到的各類難題,探索了鄰里矛盾簡化議、環境衛生現場議、公共服務常態議、安全健康馬上議、城建設施大家議“五議共治”的協商議事機制,為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賦能。

  今年以來,山字石社區先后召開了10次協商議事會議,通過居民參與協商解決了鄰里矛盾、環境衛生、物業管理等4起矛盾糾紛,推動了居民公開、公正、公平參與協商議事的主動性,也促進了社區管理服務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溫暖服務架起社區治理“連心橋”

  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才能在社區治理中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一直以來,在服務居民的過程中,七里河區土門墩街道土門墩社區找準切入點,通過板凳會、聊家常、串門子、辦活動等“接地氣”的途徑,精細化掌握每個家庭實際需求,對重點人和事重點關注、加強聯系,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來自社區的溫暖。

  “對一些日常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我們通過溝通引導、說事比照、政策法規宣講等方式巧妙化解。同時,也會針對性安排一些文藝活動、健康講座、心理輔導講座等,實現化解一次矛盾,完成一個心愿,形成一種機制,解決一批難題。”土門墩社區黨委書記馮潔表示,今年以來,社區成功化解了鄰里之間諸如屋面漏水、噪音互擾、寵物影響生活環境等瑣碎糾紛128次。

  社區志愿者主動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圓了搬遷住宅的心愿,“夕陽樂”餐桌工作人員堅持長期為高齡老人送餐上門,逢年過節及時對特困家庭開展慰問……土門墩社區將工作與居民日常有機融合,密切了黨群關系,提升了鄰里互信和人際交流,增強了居民對社區建設及基層治理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耐心聽,贏得信任;主動幫,拉近感情。西固區福利路街道天鵝湖社區有一支全部由女性黨員、居民、退休職工等力量組成的“巾幗調解志愿服務隊”,在社區的組織下,她們建立網格調解模式,打造特色柔情調解,推行“1+X”精準志愿服務,有效解決社區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實際問題。

  尤其是面對社區的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這支由120多名女性組成的調解隊伍,“柔情”優勢更為明顯,她們用暖心的話語、貼心的舉動,讓婦女兒童感受到關心與愛護,敢于吐露心聲,從而也提升了調解效果。“有她們在,我們鄰里之間更加和諧,生活更安心。”在天鵝湖社區,這樣的好評屢見不鮮。

  依托這支“巾幗調解志愿服務隊”,天鵝湖社區還常常舉辦藝術啟蒙、心理疏導、家政服務等多樣化活動。同時,也會結合走訪入戶,收集與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形成社區為民服務項目線索清單,引導更多力量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及社區治理,助推實現基層治理有深度、小區管理有溫度、社區服務有熱度,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任潔
图片区小说区偷拍区日韩_图片区小说区视频区偷拍区_图片区小说区视频区_图片区小说区区国产明星_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